1. <em id="3buxl"></em>
        1. 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洪皓

          宋代詩人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進士。歷臺州寧海主簿,秀州錄事參軍。宋代詞人。

          人物生平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itrshow.com]

          洪皓,江西樂平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進士。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以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使金被留,紹興十三年(一一四三)始歸。遷徽猷閣直學士,提舉萬壽觀,兼權直學士院。尋因忤秦檜,出知饒州。十七年,責授濠州團練副使,英州安置。二十五年,主管臺州崇道觀,卒謚忠宣。有文集五十卷等,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鄱陽集》四卷,另有《松漠紀聞》二卷行世。事見《盤洲文集》卷七四《先君述》,《宋史》卷三七三有傳。洪皓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鄱陽集》為底本,酌校他書。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曾任寧海主簿、秀州司錄。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宋高宗準備將都城由杭州遷往建康(今南京),以避金兵鋒芒。洪皓不顧職位卑微,上書諫阻。他的意見雖未被采納,但卻因此為高宗賞識。高宗特意召見他,擢升其為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出使金國。金國留不遣返。在金15年,直至紹興十三年(1143年)歸。在金期間,威武不屈,時人稱之為“宋之蘇武”。后除徽猷閣直學士、提舉萬壽觀兼權直學士院,封魏國忠宣公。宋高宗于杭州西湖邊葛嶺賜建國公府。明王守仁《謚襄惠兩峰洪公墓志銘》稱:“維洪氏世顯于鄱陽。自宋太師忠宣公皓始賜第于錢塘西湖之葛嶺,三子景伯、景嚴、景廬皆以名德相承,遂為錢塘望族?!鼻辶赫骡牎堕郝搮苍挕吩疲骸拔骱饚X下有洪忠宣公皓祠。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洪皓簡介-洪皓的詩詞名句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itrsh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皖ICP備16011003號-2 皖公網安備 34160202002390號

          在线看黄片不卡在线看
              1. <em id="3bux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