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紀年的計算方法為:100年一個世紀,在百位前面數值加1即可。如1069年(王安石開始變法),10+1=11,故為公元11世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2+1=3,故為公元前3世紀;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0+1=1,故為...
明朝一共276年。明朝從朱元璋稱帝開始,到崇禎自縊結束。明朝第一個皇帝是朱元璋,最后一個皇帝是崇禎,一共有16個皇帝。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名為明朝,...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的重要階段,奠定了...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殘余勢力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從此,勞動人民成為了新中國的主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核心精神。人文主義主張尊重自然和人權,主張個性的自由發展,反對教會用神權扼殺人性,提倡科學和文化,反對迷信。因此,在文藝復興運動期間,歐洲的文化藝術...
清朝(1636年 -1912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 ,統治者為滿洲愛新覺羅氏。從努爾哈赤建立后金起,總計296年。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國祚276年。 從清兵入關,建立全...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為例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
禮樂制度是西周時期最為著名的制度之一,多年以來,禮樂制度為維護西周的統治做出了很大貢獻,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維護了西周王朝的長久發展,并且作為維護統治的有力工具而長期...
羅馬法它嚴格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及其統治秩序,保護奴隸主貴族的私有財產權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對侵犯人身和財產的各種行為,規定了懲罰和損害賠償條款。規定了債務奴役制。(文...
秦始皇制定的法律相當的細密、嚴苛的目的是嬴政加強皇權,鞏固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工具。結果:雖然嚴厲的秦法在一段的時間內為鞏固皇權與中央集權作出夠貢獻,但是秦法以“輕罪重刑...
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邊境安定了較長一段時間。昭君出塞50余年間,漢匈兩族和平友好相處,邊境安寧,百姓免遭戰爭之苦,促進了漢與匈奴的友好相處,推動了漢匈兩族的經濟文化和民族融...
秦漢時期是中國秦漢兩朝大一統時期的合稱。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時期。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秦漢之后是晉朝。晉朝又分西晉、東晉。公元265年-420年,一共103年,...
羅馬法原則包括公民在私法范圍內權利平等原則、契約自由原則、遺囑自由原則、不告不理、一審終審原則等。古羅馬奴隸制國家發源于意大利。公元前8世紀以前,羅馬處于氏族公社時期。...
王莽新朝。中國歷史上最短的朝代不算割據的朝代(李自成或五代中后漢之類)就是王莽新朝了。 中國近代歷史上最短的朝代應該是袁世凱建立的那個王朝,83天就倒臺了。 中國歷史上最短的朝代...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出現的政治清明、經濟復蘇、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為后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
古田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該次會議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也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核心內容黨指揮槍,不是槍指揮黨,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
絲綢之路是在漢武帝和張騫等推動下形成的,范圍為亞非歐;從軍事路、外交路發展為民生路、商業路、世貿路;以經濟交流為主,互利互惠;持續時間長,是長達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絲綢之路...
五四運動是一種不屈不撓、憂國憂民、敢于奉獻、敢于斗爭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進步、積極、自由、平等、...
戰國時期的戰爭具有封建兼并性質,而春秋時期的戰爭僅是奴隸主大國爭霸戰爭,戰國時期的戰爭逐漸演變為無底線的戰爭,殘酷性大大增強,戰爭的目的是以徹底摧毀、吞并對方國家、掠奪對...
中國是內朝,由皇帝身邊的親信和客人組成,外朝也叫外院,意思是官員和醫生。中國和外國的區別出現在漢武帝時期。西漢初期?;实厶幚韲沂聞???偫硪矃⒓恿擞懻?。為了加強中央集權...
《北京條約》包括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英北京條約》簽訂于1860年10月24日,《中法北京條約》簽訂于1860年10月25日,《中俄北京條約》簽訂于1860年11月14日。是大...
行省制度的影響有促進了國家統一與各地區文化交流。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而制造出來的制度而已。在一定程度保證了地方不會因為財力過于強大,與中央對抗 , 而且還...
漢文帝代表著西漢初期的發展。治國上,就是減免賦稅,減輕徭役,鼓勵生產,對外關系上,也不與匈奴正面交鋒,以和親為主,這一切都是為了國內有一個適合生產發展的良好環境。到后來...
進行了103天。 百日維新的歷史局限性在于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力量太弱,也就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掌握實權,實力雄厚。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
因為中國太腐敗了,進步人士不希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改革的主要背景是因為,1895日本所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署,這引起了當時知識分子的不滿,康有為領導的知識分子扮演...
明朝一共276年。明朝從朱元璋稱帝開始,到崇禎自縊結束。明朝第一個皇帝是朱元璋,最后一個皇帝是崇禎,一共有16個皇帝。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名為明朝,...
洋務運動早于維新運動。戊戌變法運動又稱戊戌變法運動。洋務運動發生在鴉片戰爭和鎮壓太平軍起義之后,戊戌維新運動發生在洋務運動中,甲午戰爭后,在國家危機時期。洋務運動是維護...
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虎門銷煙的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虎門銷煙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
分封制的歷史意義: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周朝開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區域,并逐步構織出遍布全國的交通網絡,形成對周王室眾來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時...
貞觀之治使官吏廉能,社會安定,人民豐衣足食,解決溫飽,經濟發展迅速,造成中興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業。 貞觀之治的影響 1、貞觀之治-奠定國基(對當世影響) 貞觀之治使官吏廉...
梭倫改革的時代背景是雅典的貴族政治和債務奴隸制,導致階級矛盾激化,平民武裝暴動,工商業奴隸主要求分享權力,社會動蕩不安,政治改革勢在必行。梭倫改革有助于工商業的發展,為...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并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隋朝(581-619)是我國歷史上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共歷5帝38年。開國皇帝為楊堅,定都大興城(今西安)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300年的大分裂局面。隋朝有5個皇帝,楊堅、...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沖擊的背景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明治維新從1868年10月23日(舊歷9月8日)宣布改元...
法國大革命,也稱為1789年革命 ,是 1787 年至 1799 年間震撼法國的革命運動,這場革命終結了法國舊的制度。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該事件與后來的1830 年和1848 年法國大革命區分開來。以下是...
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對外來侵略戰爭的完全勝利,雪洗了中華民族的恥辱;抗日戰爭的勝利,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了民族覺醒,是中華民族由...
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春天,雅典人要舉行一次特別公民大會,討論公民中是否存在可能危害民主制度的危險分子。與會者將自已心中的危險者的名字刻寫在...
雕版印刷術是在唐朝發明的,并在唐朝中后期開始普遍使用,它是在版料上雕刻圖文進行印刷的技術,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幾個階段。雕版印刷術是古...
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包括唐玄宗勵精圖治、唐玄宗崇尚節儉、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等。唐玄宗登基以后,在政治上任用賢能,改革官職,整頓吏治,勵精圖治,使得唐中期的朝政趨于穩定。 開元...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后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
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征是大變革、封建土地制度形成、生產力發展迅速、百家爭鳴。政治方面,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局面可以說是一個大變革的時期,各國為了爭取霸權,改革不斷,使得封...
西周宗法制的特點是什么: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依照血緣關系劃分等級。結合了族權和政權,同姓氏之間不能結婚。西周的宗法制就是王室貴族通過血緣關系來分配權力,以便實行世襲制的...
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一、農業技術的主流是精耕細作;二、以種植業為中心、農牧結合、綜合經營的廣大農區與以游牧為主的廣大牧區同時并存和相互補充;三、各地區各民族農業發展的不...
在公元前221年。統一的字是《小篆》。因此,《小篆》也被稱為 秦篆。秦朝統一六國后,秦始皇感到文字的復雜性和不同的書寫風格,于是提出統一文字和書寫風格的建議。(文章內容來源于...
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武帝之時,通過張騫出使西域而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四提倡四反對”,即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 1、提倡民主科學...
文藝復興的意義是沖破了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學思想對人類的束縛,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文藝復興的意義...
萬歷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為了重振大明王朝,緩和社會矛盾,在政治、經濟和國防等方面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改革。當時的明朝統治者明神宗已經意識到明朝局勢的危機,必須改革政治,尋求...
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增進了人們的知識,通過實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引發了歐洲人的殖民狂潮,歐洲資本主義得到了充足的原始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