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3buxl"></em>
        1. 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針灸大成·卷一·刺禁論

          作者:楊繼洲 全集:針灸大成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黃帝問曰:“愿聞禁數?”

          歧伯曰:“臟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腎治于里,脾謂之使,胃為之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節之旁,中有小心,謂腎神,從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刺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為嘔。刺足跗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脈,不幸為盲;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喑;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刺郄,中大脈,令人仆脫色;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仆;刺脊間,中髓為傴;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魚腹內陷,為腫。

          一作欠。一作三日。

          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耳聾;刺膝臏,出液為跛;刺臂太陰脈,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刺陰股下三寸內陷,令人遺溺;刺腋下脅間內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滿;刺腨腸內陷,為腫;刺眶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刺關節中,液出,不得屈伸。

          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饑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新內無刺,已刺勿內;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勞勿刺,已刺勿勞;已飽勿刺,已刺勿飽;已饑勿刺,已刺勿饑;已渴勿刺,已刺勿渴;乘車來者,臥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乃刺之;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

          一作脈亂。

          五奪不可瀉:

          歧伯曰:“形容已脫,是一奪也。大脫血之后,是二奪也。大汗之后,是三奪也。大泄之后,是四奪也。新產大血之后,是五奪也,此皆不可瀉?!?/p>

          關鍵詞:針灸大成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針灸大成·卷一·刺禁論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itrsh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皖ICP備16011003號-2 皖公網安備 34160202002390號

          在线看黄片不卡在线看
              1. <em id="3buxl"></em>